【末那催眠】末那識,是憂鬱的病毒也是解藥(2007/01/01初版,2012/01/02再版)
【末那催眠】-末那識,是憂鬱的病毒也是解藥(附催眠引導CD)【末那催眠】-末那識,是憂鬱的病毒也是解藥( 附催眠引導CD
初版:2007年04月01日(人本自然出版)
再版:2012年01月02日(金色次元出版)
語言:繁體中文
ISBN:9789868540634
定價:320元
每一個罹患憂鬱的人,都是最高明的催眠師, 憂鬱指數愈高,功力愈深厚!
這是因為隱藏在他們意識背後的【末那識】暗中作祟, 不斷傳送出負面情緒,造成身心靈超載,當然就快樂不起來; 更不幸的是,有些人因此與自己內心的陰影、創痛一輩子對抗著。
其實,【末那識】蘊藏著讓我們脫離苦海的智慧, 你可以藉由【末那催眠】的協助, 抓出主導生命那雙隱晦不明的幕後黑手, 透過修改【末那識】的【長駐程式】, 就能修補讓我們生病憂鬱的程式缺陷, 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,決定我們要的快樂人生。
本書最大特色是結合東方佛教與西方榮格分析心理學,探討催眠如何對身心有困擾的人予以協助與療癒。
佛教有所謂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大意識,在第六識之後還有第七識,就是這裡所說的【末那識】。末那識也就是潛意識,是運作所有情緒、記憶的作業系統;然而末那識的【我執】,使多數人執著於自己的看法或是傷痛,產生過多的情結,造成憂鬱。
透過末那催眠,能快速而確切接觸到末那識,並與之直接對話,進而改寫自我意識程式,去除我執,可以說是擺脫憂鬱最迅速有效的方式。
末那催眠 目錄
【推薦序一】融合佛學與心理學的末那催眠 崔玖
【推薦序二】掉入憂鬱陷阱的現代人 朱子斌
【推薦序三】催眠—一種屬於柔性的力量 許皓宜
【作 者 序】快速更新生命程式,節省你生命的五十年時光
第一篇 末那催眠能拔除你的憂鬱病毒
1-1 末那識是什麼?
意識只是表像,潛意識才是幕後黑手
潛意識,處理情緒的作業系統
東方末那識=西方潛意識
1-2 末那識的我執造成憂鬱
用負向自我催眠 換取憂鬱點數
執著是痛苦的加速器
末那識的我執造成憂鬱
1-3你的憂鬱程式早在六歲前就埋下
當卵子與精子相遇 生命記憶就已萌芽
內在程式的灌入無法篩選
內在程式在六歲前大功告成
1-4 催眠是和末那識溝通的轉譯程式
瞭解潛意識運作的方法
催眠與腦波
1-5 透過催眠馴服你的末那識
潛意識的框架
改變信念 你就可以改變全世界
第二篇 打破意識的假像,抓出憂鬱元兇
2-1 卡債和失戀只是憂鬱的導火線
面具和陰影組成的陽傘理論
卡債和失戀的種子埋在阿賴耶識中
末那識決定種子是否發芽
2-2 孩子的遙控器握在父母手上
舒適的撫抱,比餵養還重要
缺乏關愛的痛苦烙印在心裡
孩童擅長複製父母的行為
2-3 六歲前,每個人都是你內在程式的推手
用心錨制約你的反應
人際相處會影響內在程式的建立
2-4 記不起的童年才真正主宰人生
潛意識是隱蔽的地下指揮官
關不住的潛意識
2-5 環境變遷是憂鬱的催化劑
改變潛在環境就能影響心情
人的腳步跟不上環境的改變速度
末那識負責為外在事物貼標籤
2-6 打卡單累積你的憂鬱指數
不過勞,就失業?
工作對人的意義
人生不是只有一種工作
2-7 把戀愛當飯吃的補償機制
母親在你身上烙下的印刻
用愛填補的補償機制
2-8 冷漠是邊緣人的人際盔甲
把自己關起來就可以避免被拒絕
孩童的主動程度取決於父母的肯定
付出是進入社會的門票
2-9 流行性物欲症是二十一世紀的黑死病
別人有我也要有
財富要善加利用才能算是自己的
2-10 你的人生是在跑步機上前進嗎?
藉由宗教來換取慰藉
催眠助你找到空虛心靈的原因
第三篇 「末那催眠」改寫你的內在程式
3-1為了獲得愛而無法拒絕的女人
3-2 從懸崖邊活回來的燦爛生命
3-3 整合來自內在的感情矛盾
3-4 自由與安全的爭奪戰
3-5 收拾過去戀情的投射
3-6 找到靈魂的色彩?
3-7解除上臺的恐懼
3-8 拋棄肉身也拋不掉執念
3-9 成為靈魂的主人
3- 你也可以很憂鬱—台灣阿信的故事
第四篇 覺知才是消除憂鬱的根本藥方
4-1就算你更新程式 還是有被破壞的風險
4-2 向「反摩擦力定律」學習化解人生的衝突
4-3-心靈的防毒軟體必須時時更新
4-4 自我覺知決定了你的昏迷指數
4-5 保持覺知是消除憂鬱的根本藥方
附錄 樂活自我催眠程式
一、呼吸專注法
二、睡前好眠輸入法
三、晨起能量輸入法
四、好心情輸入法
樂活語庫108句
樂活語句使用法
推薦序一
融合佛學與心理學的末那催眠∕夏威夷大學醫學院永久教授 崔玖
初看本書書名,會讓人有似曾相識卻又莫測高深的感覺。因為「催眠」這個名詞可能一般人都聽過,但是大半人都不知道實際的內容與操作方式。不過「末那識」這個名詞就不是一般人所常見的了!
所幸本書一開始就做了一個明確的解釋,東方的「末那識」就是西方的「潛意識」,而人們之所以會有鬱傷、情愁,都是因為末那識中有扭曲了的「自我邏輯」與「行為模式」,也就是存在著容易造成「情結」的「執著」或「我執」。以作者的經驗,唯有施行催眠術,而且必須進行潛意識的層次,才能幫助人消除這種困擾,幫助人脫離憂鬱負面思潮的迴路。
在進一步解釋「我執」如何能造成「憂鬱」的過程中,作者巧妙的運用佛學中的小故事來說明所謂的「自我」,只不過是指每個人所短暫擁有的肉身,而造成憂傷的情結。
從第一到第三章,作者從個人生命的源頭開始談起,卵子精子的相逢,「識」的溶入後,如何在六歲前逐步發育成了具體的人形,並且具備了健全的感覺器官,更重要的是「個性」的形成,像是先天
父母基因的影響,在出生前的「胎教」、出生後的外在環境因素─包括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與對外界刺激的反應,都對個體個性的形成與今後適應環境的模 式,也就是個體所發展的獨特內在程式,有深深的影響。本書最大的特點,在於作者有條理地介紹了當代心融合佛學與心理學的末那催眠
理學各大師的說法之外,及時餐入了佛學中隊同樣現象的詳盡解說。這不僅是證明了東西方人類實在是真正的一家,不同的學派或是宗教信仰,都會對同 樣的「生命現象」做詳細的觀察與解脫,而且必須概括了身、心、靈的過去與現在和未來,才算完全。讀者熟知了這些「事實」之後,應該不會再為了不同學派或教 派而做無謂的爭執了吧?!
至於催眠的部分,作者具體地介紹了催眠的目的,在於直接消除痛苦的記憶,在催眠中識當地運用有效的技巧,把憂鬱、痛苦的情緒淡化、轉移或消除。 在這部分,作者同樣介紹給讀者佛教對各精神層次的稱謂,並繼續在適當的章節中,介紹相關心理分析大師的理論,並且適時地插入了真實的催眠實例。實例中,包 括了如何解救目前台灣社會的真實難題,例如卡奴的形成、失戀的根治、遏阻流行性物欲的猖狂、填補心靈的空虛,整個催眠的努力是幫助改寫患者「內在的程 式」;更難得的是,作者把催眠的步驟與可預期的反應等,也清楚而具體地描述了。
總而言之,這是一本相當詳盡的現代心理學介紹,但是也是佛學思想的入門,更是催眠術的具實指南,在憂鬱症充斥的今天,應該是有興趣的讀者群所期待的好書,特為之序。
推薦序二
掉入憂鬱陷阱的現代人∕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副院長 朱子斌
現代人最大的健康考驗課題之一是憂鬱症。社會壓力使得很多人無法自我調適,有效的舒壓,導致身心靈不平衡,因而更加不能承受壓力。於是不快樂的人愈來愈多了起來,這是一個現代社會普遍的問題,亦是今日影響國人的一項重大健康挑戰。
透過不同且有效的舒壓方式,如心理諮商、精神科之衛教及規律正向的舒壓運動,是國人常見的用來防制或處理憂鬱症的方式;除此之外,在歐、美先進國家透過輔助醫學之一的催眠進行舒壓,達到壓力的釋放,進而使憂鬱症得以舒緩,在文獻上,有其不錯的反應報告。
具有美國催眠師學會會員資格的廖云釩老師,以其專業技巧,豐富經驗深入探討人們潛意識,並調整其內在煩惱,以期消除憂鬱,是一項難得的心得。廖 云釩老師將其實證的經驗及其心得以生動的筆觸,同理的角度撰寫成書,以提供有此疾苦及生活在壓力下的讀者參考,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,相信有助於增進現代 社會民眾的心靈健康。特為之作序,以為表達敬意。
推薦序三
催眠-一種屬於柔性的力量∕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許皓宜
身為一個心理師,對於催眠這個名詞,是既熟悉又陌生的。從遙遠年代的精神分析理論,到現代的心理治療觀點,或多或少都見得到催眠的影子存在。
我真正接觸到催眠,是透過廖云釩老師的指導。老實說,在這過程當中,我都感覺到自己不斷的受到拉扯,過去所學習的心理科學也不斷的受到質疑與挑戰,但我卻又為這當中的刺激而感到興奮。
是的,我很興奮,非常興奮。
當我發現原來神秘學和科學、靈魂和心理……都可以是一種催眠的時候,我真的非常的興奮。催眠彷彿一種凌駕於各種專業之上的結合體,透過不同背景的人,而呈現出不同的型態。
對我來說,催眠就是一種有效助人的方法;甚至該說,也是一種有效改變自己的方法。透過這些方法的靈活使用,將會創造出更多的驚奇。更重要的是, 在「使用」這些驚奇的人,也透過催眠,更加的認識自己。我開始相信,也許世界上真的有靈魂,也許每個人的心靈深處,都有一個內在的孩子,也許每個人在老遠 的時間裡,其實早已見過面;也許,這世界真有許多的驚奇與也許……
從不相信到相信的歷程,我覺得自己改變很多。我更深的接觸到自己的內在,也更開放的接受身邊的人事物,我漸漸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步調變得比較自在 且緩慢了。即使面對十分忙碌的時期,我似乎仍然能夠不疾不徐的處理相關的事情,甚至為自己空出一個下午的時間,悠閒地看著書,保持愉快的心情去面對我的學 生以及個案。
催眠就是如此美妙,它藉由許多象徵的概念反映了人們內在蠢蠢欲動的渴望,卻又幫助人們放下執著、軟化自身的信念,這正是催眠最令人著迷之處。
在《末那催眠》一書中,融合了作者本身在催眠領域長久經營後的經驗與體會,並結合了心理學的概念與知識,傳達出催眠工作的精髓,幫助讀者連結起催眠師與個案、與工作之間的奧妙之處。也因為作者在本書當中的坦誠與開放,讓讀者能毫不保留的學習到作者十年功力的統整。
讀這樣的好書,我所體會到的是一種對於作者如此願意傳遞知識的感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