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眠祕笈~負向自我催眠,罹患憂鬱重大原因之一
負向自我催眠,罹患憂鬱重大原因之一
真正會令人感到痛苦憂鬱的並不是事件所引起的傷痛,而是人的執著,執著於痛苦深淵的人們,通常難以跳脫出目前的現狀,寧願選擇進入更深沉的傷痛中,這種執著也正是末那識最令人感到困擾之處。我協助過許多對生活總是感到不滿或充滿無力感的個案,他們多數都有一個極其相似的狀態-「總是看到別人擁有的,卻看不到自己已經擁有的」。
我所協助的個案中,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對我提出類似的話語,來解釋他們目前所遭遇到的困難。他們會說:「我的愛情總是不順利!」卻忘記了曾經在愛情中享受過的甜蜜;他們會說:「我的人際關係總是不好!」,卻忽略了身邊那一、兩位其實一直都很麻吉的好友;他們會說:「父母總是偏心!」卻沒看見他擁有許多人羡慕的溫暖家庭。他們也會說:「如果我生在富有的家庭、銀行有一大筆存款、身穿名牌服飾、有著美麗的外表,我的日子就會很好過,所有的麻煩也將消失。」,而也有些人會說:「因為我家很有錢,所以我的朋友都以為我不應該有煩惱,其實我被一些壓力壓得想自殺!」。
他們陷入了「負向自我催眠」的夢魘陷阱中,成天活在「我執」的後悔裏,他們總想著「這個人對我不好,這件事情不順利」,或是思索著「當初如果不那樣做,就不會發生這樣悲慘的事情!」、「當初如果那樣做就會更好!」。
於是,負債的卡奴一心想著快速發財致富;失戀的男女願意無條件的放棄自我只求對方能夠回心轉意;工作不順遂、得不到老闆賞識的人決定放棄努力……他們牢記所有負面事物,並且牢記心中,在心裡進行種種不切實際的不同假設。於是責怪自己時運不濟、老天不公平,卻又期待幸運能夠講降臨;一方面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,一方面卻又打從心裏的認定霉運會終身伴隨。
這種反覆矛盾的心理成了兩道相互拉扯、糾纏的力量,成為令人憂鬱的原因之一。深受這些問題困擾的人,把心力都耗費在同一點上打轉,卻很少跨越問題,試著想想:如果不這樣做,還有沒有其他變通的方式?或者試著想看看:我擁有甚麼!
「執著是痛苦的加速器」
很多時候當挫折或痛苦來襲時,只要轉個心念,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改變。因為使人感到痛苦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因事件而起的種種負面情緒,這些情緒一旦沒有被正視或被排解,很容易會被壓入潛意識的深層,形成另一種情結。
心理學家曾經做過實驗,研究顯示情緒和記憶息息相關,參與者對事件記憶深刻與否,取決於事件發生時的情緒強度。就像你可能不記得去年的今天發生了什麼事,可是對於初戀、第一次失戀,或是第一次獲得眾人的肯定等事件絕對印象深刻。人們對生命中高、低潮時刻的記憶,往往比平淡的日子來得強烈。
情緒和記憶息息相關,有的人容易記起快樂的回憶,可有些人卻被充滿挫折、痛苦的記憶糾纏,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。其中的差別就在於:悲觀的人不擅長轉念,他們執著陷在痛苦中,加深了憂鬱。
樂觀的人面對失敗,雖然也會感到挫折,但是往往能以寬廣的角度看待,認為發生負面狀況只是暫時的,並不會影響到他們對生活或世界的看法。悲觀者則會對負面事物耿耿於懷,他們會不斷的將一個單純的事件,擴大「我永遠是個失敗者」、「根本沒有人真正喜歡我」諸如此類的負面想法,總是在他們腦中不斷循環。
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家諾蘭-霍克思瑪(Susan Nolen-Hoeksema)等人發現,執著於現在負面情緒或是從前負面事件的人,特別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中,他們用「反芻」(ruminative)來形容這樣執著於負面情緒中的人。就像牛會把食物入胃,又返至口中,重新加以咀嚼,再行嚥下的過程一樣,悲觀的人會將已經發生的事情,透過回想的方式,演化出各式各樣不同的結局,彷彿藉由不斷重演事件,就可以化解既成的事實。但是,由於悲觀者他們對自己有著負面的評斷,在「反芻」的過程中,往往會加油添醋的摻入個人的偏頗概念,反而使事情在想像中愈演愈烈,最終影響了現實生活中的情緒。
憂鬱的人在陷入負面情緒時,通常會選擇想起更多與當下失望心情相符合的概括回憶:「我什麼事情都做不好」、「不管我怎麼做,都無法受到別人的喜愛」、「不管我多努力,都無法得到肯定…」。他們因為自問為何憂鬱而進行反芻,結果卻牽動了記憶中更多的負面事件,而這些負面回憶又加重了原本低落的情緒,導致了更漫長、痛苦的憂鬱。
憂鬱的人們很顯然不擅長用「轉移」來將情緒分散,而總是選擇「反芻」,讓自己一再陷入重複的負向回路當中。
「末那識的我執造成憂鬱」
在心理學中,「自我人格」(也就是我執),本能的要我們去趨樂避苦,本能的要我們相信有一個「自我」的存在,所以不管遇到什麼都會在意,都會因物而喜悲,甚至把人生中所有的苦樂都當成真的,當你的自我意識欲強,苦也就愈深。
當有了「我」的認知,就會想盡辦法來滿足自己的欲望,欲望一旦無法滿足就會產生痛苦與挫敗感。我執像是個幻覺製造機,人們幻想自己擁有財富、權力、美貌,對這些不存在的幻覺,抱持著過高的期待,相信自己只要擁有這些東西,就可以更完整、更美好。
我執驅使我們付諸行動,卻因為和真實世界發生了碰撞而招來了更多的痛苦,使我們陷入無止盡的循環中,就像反芻一樣,重複著同樣的動作,加深自己的欲望、不滿足以及憂鬱。
當我們陷入我執的循環中,就很容易用「負向自我催眠」或是用反芻的「負向回路」來加深自己的痛苦,我們會陷入自己編寫的劇本中,把自己幻想成是世界上最可憐無助的人,好逃離外界的苛責或是博取他人的同情。
《金剛經》的文字深奧難懂,但重點只有一個,就是為了告訴我們:「自我意識」是不完美的,它會讓我們迷失在自我的假象中,不斷追尋外在肯定,卻又為了所擁有的東西所苦,事實上,這些東西都虛妄的,連你所以為的「我」,也都只是海面上的泡沫,稍縱即逝。
只要你執著於「自我」,看到漂亮的東西就想要佔有,看到討厭的人就想逃離,痛苦仍是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你!
多年來,根據我實際的親身經驗發現,擺脫憂鬱最迅速有效的方式,就是透過末那催眠來直接改寫自我意識程式,幫助你跳脫「我執」的陷阱。末那催眠可以直接和末那識對話,鬆綁你被自我的束縛,逐漸解開令你痛苦的情結,讓你從「我執」的憂鬱跳脫出來。
版權所有,轉載請註明出處